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4家创新工作室荣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四川工会 2022-12-15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命名第三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决定》(总工发 〔2020〕10号文件)授予了100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四川省4家创新工作室荣耀上榜。





文件指出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加群众性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立了一大批注重精神传承、团队协作高效、工作开展有序、创新业绩突出、聚焦人才培养、社会效益显著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技能、培育精神等功能,激励广大职工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命名陶建伟创新工作室等100个工作室为第三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其中


四川省刘时勇创新工作室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潘玉华创新工作室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张海波创新工作室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群湛创新工作室

(西南交通大学)


4家创新工作室

荣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刘时勇创新工作室

2015年7月“刘时勇创新工作室”落户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围绕某新型飞机铆接、数字化装配领域进行技术创新、技能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研究。


工作室首创“空间转换法”、“刘氏铆接法”等独门绝技,发明高效装配工具30余台套,自创精确修配方法50余种,攻克技术难关100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余万元,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技术论文2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获“中国国防邮电工会产业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


潘玉华创新工作室

自2014年12月潘玉华创新工作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成立以来,主要围绕微系统集成、电气互联等制造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和攻关,解决军工电子装备在国产化替代换型、智能制造方面的技术难题和技术创新。



该工作室仅2019年工作室成果——专利论文:发明专利2项授权、1项公开,公开发表论文4篇;五小创新2项获所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QC成果获全国质量协会第六名1篇、一等奖1篇;所级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人才培养:全技能大赛冠军1名,省级大赛分获第2、11、15名各1人,获成都市全国技能邀请赛二等奖1人、成都工匠8人、区级工匠3人、技能等级晋级技师2人、高级工4人。


张海波创新工作室

张海波创新工作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为核心,在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综合创新技术、新型轨道交通综合技术等领域进行创新研究。



成功转化“盾构管片装配式定位榫”等专利产品;攻克市域轨道交通等成套关键技术;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优秀设计等奖超50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超30项;培养各级劳模、能手、标兵超20人次。


李群湛创新工作室


西南交通大学“李群湛创新工作室”自2007年3月创建以来围绕国家轨道交通领域的科研前沿,开展牵引供电理论与系统、同相供电技术、储能技术、电能质量与控制等方向的研究。



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0余名,出版专著6部,发表或合作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提出并建立了以同相供电为核心的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理论与技术体系,提出并建立了以无迷流、无分相为特点的城轨交流供电系统理论与技术体系,提出了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通用供电系统理论与技术方案;研发了世界首套同相供电装置、分段供电保护与测控装置、地铁再生电能利用装置、阻波高通滤波器等关键技术装备。


汇聚点滴创新细流

迸发转型升级新动能

为优秀创新工作室点赞!



来源:省总经济技术部

编辑:吴雪蓉

审核:王东



猜你喜欢:

风卷红旗过大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中国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勇拼搏纪实
春节不能像国庆一样流动!专家们这样说
今日小寒


电子邮件 | scghxmt@163.com

制作机构 | 四川省总工会新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